华讯行业社区

标题: 巨额顺差迫使中国重构外贸战略 [打印本页]

作者: CGRWW    时间: 2006-8-22 09:25
标题: 巨额顺差迫使中国重构外贸战略
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继续保持高开高走势头。前六个月,全国进出口总额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出口4286亿美元,增长25.2%,进口3671亿美元,增长21.3%;贸易顺差615亿美元。 7 `' |9 G% O. u8 m2 U
) j  _1 Z( ~' i5 M8 z! _
  去年全年中国实现进出口总额14221.2亿美元,顺差规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18.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98亿美元。 + g9 V. I0 u0 a' \  w, d

. P) M) i: O8 W, G! u) a  按照今年以来的发展势头,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中国今年贸易顺差也会突破千亿大关。目前一种最为普遍的估计是,今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可能达到1500亿美元。
2 l; e8 B, P9 H/ d3 o% c3 w' T
& W1 q- X( u; q7 |  继5月创下单月外贸顺差新高后,我国6月外贸顺差再攀新高,至145亿美元。145亿美元的单月顺差新纪录似乎要将中国外贸调控逼入死角。以至于商务部不得不对此发表公开谈话认为,这一数字其实并未跨过中国贸易平衡失重的“警戒线”。
! I+ a9 b& i/ C4 N; }# E( O8 `+ q
6 C4 x3 r2 y1 ]0 E3 L0 O  上周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驳斥由于贸易顺差一路狂飙而甚嚣尘上的中国贸易威胁论。“我国贸易不平衡度,即顺差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并不高,只有7.7%,明显低于10%的国际标准。”抛开触目惊心的绝对数字,商务部迫切希望国际市场能够全面解读中国的贸易指标。 % C; W& C  k& x! O7 C2 @* r( ^
) z; v+ m% c3 i
  但此前,商务部也曾通过新华社首次表态,将微调目前的外贸外资政策,为中国顺差增长减速。 1 N" a! u& m. \- J0 v9 P9 Z

: _  {* T& R7 I! S+ ?  这是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在一次经济形势报告会上透露的信息。他说,在外贸连续5年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情况下,中国开始改变长期以来“重在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他表示,外资外贸政策只是微调,绝不会倒退以避免挫伤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的积极性。 $ p5 j1 J, B( D, c
0 q# ?6 N$ }8 p2 |! V" y; Y% s
  这是主管部门对于外贸外资政策的一次新的公开表态。对此,有研究人员认为,中国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所主张的“奖出限进”政策将会从此改变。
1 C+ d4 y6 B/ ?; s, R- l
) E3 [! C9 `3 v2 q& x1 u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巨额贸易顺差归根结底不是中国的“罪过”,不是中国单方面采取措施就能解决的。 $ c" T  s" R; a/ [; c
7 a! [- O+ J9 W# |" M) Y
  就在不久之前,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还向中国抱怨,从深圳向欧洲发出的4个集装箱中,有3个是空着从欧洲返回中国的。欧美等主要贸易伙伴担心如潮水般涌入的“中国制造”会冲击其国内行业。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表示,集装箱的例子也从另一个侧面很好地说明了中欧贸易的真实情况。“中国向欧盟出口产品的70%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从欧盟进口的80%是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量不大,价值却很高。欧盟的一架空中客车就相当于中国出口8000万双鞋。中欧贸易的现状是双方比较优势的真实反映。” 9 B6 F( a( E6 I9 O' j

3 W6 ]5 |; l1 n. C; l6 h: M  但是,这一现象却往往容易被欧美有意无意地忽视,欧美也时常拿这一现象来说事儿,作为其政治谈判的筹码。   j3 I: P' O3 p8 k5 O2 ?" q

+ ~6 i, p. q. U% `. ?3 I  无论如何,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巨额贸易顺差正在考验中国外贸。为此,近几年来,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常被提及,国家的“ 十一五 ”规划也明确提出,要优化出口结构、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重构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从一个国际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 T- J, G8 o& Z! f: @
+ S! _" H" Y8 }7 S, X
  按照商务部的初步预计,今年全年中国贸易总额将增长15%以上,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16000亿至17000亿美元。 6 Y* ]5 T; v7 r! q5 U! ^/ d. q" b

8 z1 ?1 q# [* u" `: J  k9 |
1 _1 B! g; t- V& o. e2 X' |) y
作者: CGRWW    时间: 2006-8-22 09:35
2 A. Q) p8 Q2 v2 G# B5 [

6 ?* R5 ^- L* z: i7 B. m2006-7-20 10:16:00 & k+ Z! o6 u" _. K8 o9 e4 c
新外贸政策将实施 一批企业大限将至 , o; o; d. E6 |4 r/ j
# h$ J# v5 G% M% u+ x. w
, ~* Y! p/ J# g2 O! Q  t$ R4 R
摘要:我国今年6月贸易顺差又以145亿美元创新高,一方面过多的外汇储备给我国经济调整带来很大压力,另一方面出口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是由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带来的。长期的非理性增长将对我国国内经济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国家在此基础上将推出一系列外贸政策改变现状,将有一批在调整范围内的企业失去发展机会甚至退出市场。银行在此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并且对已贷资金加强监督。
: m* c; m6 t: X5 M( t% s  我国今年6月贸易顺差又创新高,继5月的136亿美元后又以14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下半年,多项酝酿已久的外贸调控政策即将出台意图使飞速增长贸易顺差能够有所缓解。
" n# M8 Q: y$ ^# i  贸易顺差的急剧增加,虽然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贡献,也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两大隐患。& Y/ F; D' A2 P; t
  中国能源、资源流失严重! `# E( B5 f* N
  目前中国出口产品问题集中体现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大量透支国内资源。以日本进口砂石为例,日本从环保角度出发早已禁止开采河砂和海砂,因此该国95%的河砂进口都依赖成本低、质量好的中国产品。中国一直是日本的原料基地,每年向日本出口大量的石油、煤炭、水泥。出口收益的同时,付出了破坏环境的代价,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将国内本已稀缺的资源卖给国外。
) }: ]( H; p  g0 x  过高的外汇储备成不利经济发展
! t$ l( Z1 a$ H6 n4 N, `8 I  最新公布的上半年金融运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9411亿美元,同比增长32.37%。前6个月外汇储备增加了1222亿美元,同比多增加212亿美元。3 h- _5 Z( S( h0 h- \4 p$ P
  今年我国一直在为过热的投资降温,而外汇储备的不断攀生,大量的占用了央行的资金,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紧缩货币政策的效力。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存有争议,面对创记录的外汇储备,呼吁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陡增。从短期看,人民币快速升值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部不平衡,但升值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高额外汇储备。' T) ?; ^3 s6 M# U
  巨额外汇储备扭曲了中国的货币体系和银行运行机制,给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造成巨大风险。
. N7 X4 q5 T! n$ v  新政策的调整方向& Y. d+ X. r* w/ x
  第一、外资外贸政策的制定将围绕国内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出口税率政策为例,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有可能叫停,而现在的农产品的出口很困难,可以提高,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x" M2 V8 _( b8 ]5 W) p$ @0 I' r- P" ?- `
  第二、限制资源产品出口。中国商务部原定从5月1日起禁止中国河砂出口,虽然日期被推迟,但可以看出其政策方向。6 o9 k* |5 t7 r3 _" h
  第三、低价出口将被惩罚。根据尚未公布的处罚规定,一旦企业被认定存在低价出口行为,不仅将对企业处以3万元以下人民币罚款,对企业法人处以3万元以下人民币罚款,被调查产品还将被处以12个月内不得出口的惩罚。2 C, p$ g+ W7 G
  银联信分析:
& Q, l% H/ w. c# u) S' s* ]  虽然新政策一再推迟出台时间,但从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一旦实施将对目标行业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如高耗能产业、高污染产业和资源出口型企业出口将锐减,而它们不具有技术优势,一直以廉价产品打开全球市场,在失去价格优势后,不能在与其他企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将会危及它们的生存。
- P9 L9 T* e) W  新政策还将影响低利润率行业,如纺织、鞋业加工、玩具制造等。出口退税的政策改变将截断其唯一的利润来源,预计过半的企业将转产或者倒闭。建议银行关注宏观政策形势,减少新政策影响行业的信贷资金。对于以贷出资金应加强对企业监督,确认资金去向,尽量减少不良资产的形成。" b4 G9 o/ ~2 e7 P( l9 U

( n! x+ }8 b0 v7 k4 s, b
  O9 U) N, X" T* S0 d
作者: CGRWW    时间: 2006-8-22 09:37
出口退税率下调政策已敲定 总体下调约2%-3%. S! `& S: L! R2 Z$ U! p4 j
新浪  时间:2006-8-21
  G5 F+ \5 j9 m" b3 b; O% O9 E& X/ n$ |3 e* q% K. N
权威人士昨日向时报透露,出口退税率下调政策目前已经敲定,此次出口退税税率调整将涉及纺织、钢铁、轻工、冶金、机械等多个行业。
$ J; I. G" h( R2 H
, B! N" B( Y1 N' [( t$ X$ l3 X$ o 和政府高层有接触的消息人士昨日向记者透露,出口退税率下调政策目前已经敲定,服装方面的出口退税税率将下调两个百分点。调整后政策实施的具体时间和具体税率将由国务院正式通知,估计将在一个月内出台。- N6 A6 i% L- ^* c6 a& n# Y

- t0 u$ N4 F6 R6 D, O 服装业下调两个百分点
8 I5 Q" z! A# w3 z0 l2 V2 B( q0 f- J
    关于出口退税调整一直众说纷纭。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国务院认为早前提交的出口退税税率下调方案动作太大,驳回了由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提交的出口退税调整方案。而商务部有关人士也于7月底出面否认了出口退税调整的消息。
! ]7 M# C/ l4 b+ g& m. x  t' K5 z. R
 然而,7月中国贸易顺差再创新高,达146亿美元,进一步加大中国出口退税下调的压力。- C! y3 ~8 g$ U( C6 J2 \. P

( [! v" v# q4 Q7 X4 C 权威人士昨日向时报透露,出口退税率下调政策目前已经敲定,此次出口退税税率调整将涉及纺织、钢铁、轻工、冶金、机械等多个行业,其中服装行业出口退税将从13%降到11%。据了解,钢材出口退税率将由11%降至8%,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行业的出口退税将整体下调2%左右。
/ b& Z6 |1 n' S  v1 T# `
% u+ K- V9 D/ M2 q( c# F! Y* d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出口退税带来的好处并没有落到我国企业手中,外商常常在谈判中将出口退税部分算进去,拼命压低价格。同时,出口退税导致我国出口商品价格更低,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 p$ r; C. ]; t
9 \% O9 K; p/ A: Z; a; w 企业建议有3个月缓冲期' O6 {# f5 E4 x# }3 C. W

. Z4 g2 C7 o, ~+ |' A+ f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昨日在接受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部门的政策肯定会在秋交会前出台,不然企业没法报价和接单。* d/ Q+ a5 U+ p2 i6 I+ Y0 t

& m. r5 ^. l* r- t& v: L: x/ e “大概在6~7月的时候,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就出口退税调整问题向我们征询过意见。”曹新宇表示,“我们的基本态度是,出口退税政策不作调整。”这是因为,纺织行业的结构与其他行业不太一样,以一般贸易为主。另外,纺织行业是中国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行业,对国内就业影响很大。
& L6 Z( }7 l& O( i/ a9 ~" M& k( a/ M/ n- S  i3 p9 f
 广州某大型国有纺织集团负责人张先生告诉时报记者,目前手上有逾千万美元的订单,“我很担心出口退税下调的政策突然出台,并马上执行。如果出口退税下调2%,那么两百万元人民币就人间蒸发了。”0 U7 n6 h5 w  G

: u' P- c* c% t9 _4 t% A; v 张埋怨,“政府出台的新政策往往是31日刚出台,下月1日就开始执行,让企业很被动。”他说,纺织行业从接单到出货,一般有三个月以上的生产周期。而曹新宇也认为,政府若下调出口退税,应该会有起码三个月以上的缓冲期。! B6 V, m5 ]2 H4 B3 @. K
% ]  t. U+ r- A
 国际订单或将加速转移# q( u( R9 _% V3 e; E  }) ]7 L

9 Y# B! q" z# j$ y- N2 W  b# k 威海纺织集团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有关高层人士认为,如果政策出台,将有很多小型服装企业遭遇倒闭的危机,这似乎表明了国家对服装行业的扶持力度正在慢慢缩小。
- u# d/ J0 t2 V4 T& O0 Z
% @$ T9 [7 X, C$ ]) I7 U! W. I “进入2006年以来,受输欧美纺织品配额限制、原材料、劳动力价格、汇率上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被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所困扰。”上述人士称,目前已经有很多订单滑落到巴基斯坦、印度、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如果降低服装出口退税税率的话,国际订单将会加速转移。! t' H7 m) H& v( r1 o

. s. n+ Y. y, W; e! R 第一纺织网行业分析师认为,此次服装行业出口退税税率下调2%,将直接影响到服装出口企业微薄的利润率。来自中国第一纺织网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6月,服装鞋帽行业毛利率仅为13.36%。
% G8 u6 H; _8 ~9 _ : h- K/ G9 q, W9 T. p# T8 X" T" t

作者: 彩色片181    时间: 2006-8-22 18:01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8 V0 `( l6 R6 o6 Y/ Y谁叫我们的产品附加值低?人家的高科技,高附加值还不批准卖给你5 K7 [8 u- u9 C2 x: K. A

作者: 网一族    时间: 2006-8-23 21:35
松香产品应深加工成高科技产品提高其价值为妙!




欢迎光临 华讯行业社区 (http://www.sinoinfo.com.cn:8025/) Powered by Discuz! X3.2